九月初的阳泉,从太行山山谷中奔袭而下的凉风让闷热的“秋老虎”且战且退,桃河两岸依山而建的公路、桥梁、楼房却依旧拥挤而火热。全国最大无烟煤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这片“热土”曾经拥有的辉煌令人仰望,然而,当笔者行走在今日的阳泉,历经沧桑的矿区建筑与拔地而起的百度“模组”鳞次栉比,一辆辆运煤的卡车与无人驾驶车辆擦肩而过,一片片湛蓝的光伏面板与绿意浸染的山坡交错辉映,却让人感到能源变革的劲风已扑面而来。
素有“晋东锁钥”之称的阳泉市,是山西人口最少,面积最小的地级市。整座城市覆盖在沁水煤田东北部之上,煤炭储备高达100亿吨。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危,近年来,这个曾有着“山西小上海”美称的山城不得不承受资源逐渐枯竭、产业结构过重的窘迫。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能源革命的深入开展,传统能源产业如何转型,新型能源体系如何构建,已经成为阳泉这种资源型城市必须破解的难题。这其中,电网企业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骨干企业,不仅是构建新型电网、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角,更是助推能源革命、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先行者、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