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首页 > 新闻中心
氨氢燃烧,零碳未来——蒙娜丽莎再次引领世界陶瓷工业绿色升级
文章来源:菏泽日报       发布时间:2024-09-30

摘要:蒙娜丽莎全球首条陶瓷工业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示范量产线的正式投产,是蒙娜丽莎引领陶瓷行业薄型化节能减排低碳突破到氨氢燃烧绿色制造质的飞跃,不仅展现了中国陶瓷工业在实现碳中和技术领域上的创新实力,打开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新局面,更为全球陶瓷行业树立了绿色发展的新标杆。


近年来,世界能源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全球迎来以清洁化、低碳化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能源转型。中国,在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上屡获突破,以势如破竹的创新势头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9月26日,蒙娜丽莎全球首条陶瓷工业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示范量产线”(下称:“示范量产线”)正式投产,并在蒙娜丽莎集团总部举办隆重的投产仪式。当天,佛山市南海区同时发布《佛山市南海区氨氢供应体系建设规划方案》,标志着南海在氨氢融合新能源产业链的建链强链与示范应用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技术突破,氨氢融合新能源实现量产应用

氨和氢是目前已知的极具工业使用价值的零碳燃料,可实现终端能源的无碳排放,而且氨逃逸可控,NOX排放较低,成为当下解决高温制造业向清洁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沿着这条路,由佛山仙湖实验室、蒙娜丽莎、德力泰、欧神诺、安清科技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行业龙头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的先进零碳燃烧技术联合创新研发中心,积极研发氨氢融合的高温燃烧技术,推进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在建筑陶瓷等高温行业的应用,同时采用广东兰石开发的的高温高湿在线检测残余氨专用设备,打通高温行业迈向碳中和的巨大障碍。

作为氨氢零碳燃烧技术走向产业化的重要一环,蒙娜丽莎氨氢零碳燃烧技术项目在2023年12月正式启动,通过陶瓷工业量产线先进氨氢零碳燃烧技术、大流量氨燃料供应系统、烟气排放控制技术、氨氢零碳工业陶瓷窑炉控制、高温高湿环境烟气激光在线监测系统和数值仿真等技术;研制了建筑陶瓷窑炉氨氢零碳燃烧供给系统、配套的关键器件和设备等,实现了氨氢零碳燃烧技术在陶瓷工业量产线上的产业化应用。为了攻克陶瓷窑炉零碳燃烧产业化的核心技术难点,蒙娜丽莎集团与佛山仙湖实验室更是共建陶瓷窑炉零碳燃烧产业化技术创新联合体,推动零碳燃烧技术产业化的真正落地。

蒙娜丽莎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萧礼标表示:“瞄准氨氢零碳燃料技术,蒙娜丽莎选择在118A陶瓷薄板绿色示范生产线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升级,燃料替代,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改造后的示范量产线总长150米,年产量达150万平方米,以100%纯氨作为燃料,直接将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为零,打造真正意义上的“零碳工业窑炉”。此次示范量产线的正式投产,选择的是100%纯氨零碳燃烧技术,不仅验证了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推广应用到大生产、连续性工业窑炉的可行性,为我国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应用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数据积累,也为建筑陶瓷行业的减碳和零碳提供新的技术、标准和示范,驱动工业制造零碳时代的加速到来。随着技术逐步应用于佛山160条陶瓷板(砖)生产线,将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6.5万吨/年;若将本技术推广应用于广东全省的电厂、陶瓷、建材、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高温工业,按10%热值掺氨燃烧,可减少碳排放约2000万吨/年,纯氨100%燃烧,可减少碳排放约2亿吨/年,技术路径直接、减碳效果显著。

活动现场,蒙娜丽莎全球首条陶瓷工业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示范量产线项目总指挥、仙湖实验室战略科学家、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程一兵先生对项目进行详细介绍,并表示:“这是一条技术国际领先,整个装备设备国际一流的陶瓷量产线。在氨氢融合新能源领域,我们确实做到世界领先。”

打造标杆,南海加快氨氢供应体系建设

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是南海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集群之一。今年2月,南海区出台了《佛山市南海区打造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千亿产业集群实施方案(2024-2030年)》,明确以政策先行、创新驱动、优势牵引、龙头带动为原则,建设绿色氨氢供应体系,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打造独具南海特色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新模式。其中蒙娜丽莎氨氢零碳燃烧示范量产线,是南海区积极推动氨氢绿色能源在工业领域广泛应用的重要布局,将有效引导全区高温、高耗能工业企业实现由传统高碳工艺向氨氢低碳工艺转变,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协同发展,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力量。

在发布会上,方向陶瓷等陶瓷行业的企业,以及豪美新材、坚美、华昌、伟业等铝业龙头,纷纷与储氨站建设方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这些企业的加入,进一步壮大了南海区氨氢供应体系的阵容,也彰显了区域内企业对新能源技术的积极态度和坚定信心。目前,蒙娜丽莎自建自用的30吨级示范储氨站已成功投入使用,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南海区氨氢供应体系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同时也为整个区域树立了重要的示范标杆。该储氨站作为南海区氨氢供应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为区域内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北蓝海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冀ICP备08000000号-5